請輸入關鍵字
YouTube
Facebook
Instagram
English
網站導覽
跳到主要內容
:::
關鍵字
:::
研發與創新
研究單位
研究領域
研究成果
:::
首頁
>
研發與創新
>
研究成果
>
新能源與跨領域系統整合
國產化RSOC關鍵組件技術開發
更新時間:2023-09-14 13:49
【技術簡介】
本院建置RSOC單元及電堆測試平台,兼具SOFC及SOEC雙工操作模式,並可於高溫及高電流操作條件下進行發電及電解模式之切換;電堆測試平台可進行單片裝至kW級電堆之效能測試,為研製國產化RSOC關鍵組件之效能量測奠立設備基礎。
自製MSC電池單元:SOFC發電模式於700 °C功率達51.2 W (632 mW/cm
2
@0.7 V);SOEC產氫模式於700 °C產氫量達0.616 LPM、產氫效率達88.6 %。
自製ASC電池單元:SOFC發電模式於750 °C功率達43 W (530 mW/cm
2
@0.75 V);SOEC產氫模式於750 °C產氫量達0.410 LPM、產氫效率達76 %。
自製MSC單片裝電堆:SOFC發電模式於700 °C功率達47.2 W (655 mW/cm
2
@0.7 V);SOEC產氫模式於700 °C產氫量達0.548 LPM、產氫效率達78 %。
圖1 電解堆效能分析平台
圖2 單片裝電堆發電及電解水效能曲線
圖3 單片裝電池堆長時耐久測試
【計畫成效與應用價值】
本技術相關專利參加台灣創新博覽會(TIE)發明競賽,榮獲金牌與銀牌,己與國內中O公司、漢O公司、九O公司等有委託研究、及技轉技服合作案。因應國際減碳情勢,RSOC技術可加速氫能技術應用、導入共電解促進CO
2
再利用,亦可作為再生能源之儲電方案。
【未來佈局】
RSOC具SOFC及SOEC各別之功能。SOFC為高效能發電技術,上、下游可分別結合生質物料源及二氧化碳捕捉,為最具競爭力之負碳技術之一。SOEC同樣具高效率之特性,可電解水及二氧化碳。利用綠電進行高效能電解水產氫,為生產綠氫之重要技術,對於減碳及氫能之生產有其貢獻。利用綠電進行水及二氧化碳高效能共電解,產生合成氣,可作為二氧化碳再利用之技術。RSOC可在綠電過剩時進行電解產氣,於需要電力時再將所儲存之氣體化學能轉為電能,作為儲能之應用。因此,RSOC技術開發符合國際潮流,亦呼應國科會淨零科技方案之研發方向,值得作為淨零科技前瞻布局的重要一環。
【連絡資訊】
姓名:程永能
電話:03-4711400分機6762
E-mail:
yncheng@nari.org.tw
關閉
地址: 325207 桃園市龍潭區佳安里文化路1000號
電話:
(03)471-1400
傳真:
(03)471-1064
網站導覽
|
院長信箱
|
交通資訊
|
資訊安全及隱私權政策
|
Web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