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關鍵字
YouTube
Facebook
Instagram
English
網站導覽
跳到主要內容
:::
關鍵字
:::
研發與創新
研究單位
研究領域
研究成果
:::
首頁
>
研發與創新
>
研究成果
>
核醫製藥與民生輻射應用
國產唯一取得TFDA藥品許可證之碘-123-MIBG
更新時間:2024-09-30 16:04
【技術簡介】
Meta-iodobenzylguanidine (簡稱MIBG)之化學結構類似交感神經傳遞物正腎上腺素(norepinephrine)的核醫藥物,可被含catecholamine的腎上腺髓質、嗜鉻性細胞以及交感神經末鞘(如心臟)所攝取,臨床上已公認其對源起自神經元之腫瘤或是交感神經疾病,具有良好的診斷效果,許多研究也指出碘-123-MIBG對於路易氏體失智症提供臨床鑑別診斷能力。國原院是我國唯一可供應碘-123 MIBG的研究機構(獨家供應),本院之「核研心交碘-123注射劑」是以固相碘-碘交換的方式(Solid-phase exchange),將MIBG結構上非放射的碘交換為碘-123的反應,經過濾充填等無菌製備後所產製。
「核研心交碘-123注射劑」所獲之藥品許可證 (衛部藥製字第R00037號)
【計畫規劃/技術應用】
為研製國內首創之碘-123 MIBG注射劑,本院建立放射性碘標誌研製技術,並開發出合成系統,可由電腦控制自動/半自動化操作,提高品質一致性,以生產品質優良之核醫製劑供應臨床使用,合成系統已獲得中華民國、日本及美國的專利。本院也應用此合成系統,建立化學、製造與管制 (CMC)等技術性文件,申請藥品查驗登記,並於108年9月順利取得「核研心交碘-123注射劑」藥品許可證 (衛部藥製字第R00037號)。考量中南部醫院需求,為提升藥品使用之有效期限,經歷原物料重新入庫檢驗、製程測試與人員訓練後,完成連續三批次「核研心交碘-123注射劑」製程確效合併經時安定性試驗,各項品管檢驗皆合格,且藥物經時安定性可由6小時延長至10小時(111年5月20日經衛福部審查核准變更本藥品之有效期限至10小時),並已正式供應各醫院學術臨床試驗。自111年5月19日起正式供應各簽約醫院「核研心交碘-123注射劑」學術臨床試驗用藥,截至113年8月8日為止,已供應中山附醫、台北榮總、彰化秀傳醫院、臺大醫院共計60劑「核研心交碘-123注射劑」,品管數據全項合格,均已順利完成臨床造影試驗。未來會依據各簽約醫院需求,持續供應「核研心交碘-123注射劑」。
【未來佈局】
「核研心交碘-123注射劑」適應症之一為神經內分泌腫瘤偵測,如嗜鉻細胞瘤、神經母細胞瘤。本藥的另一適應症為心臟交感神經功能評估,可用於鬱血性心臟衰竭診斷,提供臨床治療決策之重要資訊。現階段穩定供應「核研心交碘-123注射劑」於各醫院進行學術臨床試驗,共同執行核醫心臟、腦神經方面研究。未來,本院將積極推動擴大本藥物之適應症範圍,應用於路易氏體失智症的鑑別診斷。待完成建置符合PIC/S GMP規範的第一條無菌製備示範擴量生產線,及相關製藥設施以及新一代「核研心交碘-123 注射劑」自動化合成系統,國原院將可全面提供高品質核醫藥物與提升醫學研究量能。
【連絡資訊】
姓名:張明誠 副研究員
電話:03-4711400分機7166
E-mail:
mcchang@nari.org.tw
姓名:彭正良 副研究員
電話:03-4711400分機7298
E-mail:
clpeng@nari.org.tw
關閉
地址: 325207 桃園市龍潭區佳安里文化路1000號
電話:
(03)471-1400
傳真:
(03)471-1064
網站導覽
|
院長信箱
|
交通資訊
|
資訊安全及隱私權政策
|
Web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