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關鍵字
YouTube
Facebook
Instagram
English
網站導覽
跳到主要內容
:::
關鍵字
:::
訊息公告
智財及外界合作公告
動態報導
輿情回應
菁英召募
研討會/展覽
專利技術
標售文件
採購資訊
一般公告
:::
首頁
>
訊息公告
>
動態報導
核研所鑽研綠能 7年技轉1.28億元
更新時間:2022-10-19 13:41
活動時間:
2022-10-19
活動內容:
淨零科技研發,原能會不落人後,旗下核能研究所掌握原子能技術,並以三分之一量能研究綠能,如液流電池、太陽電池、固態氧化物燃料電池、生質沼氣、智慧電網等,7年已衍生38件技轉案,簽約金合計達1億2800多萬元,為再生能源未來努力。
核研所化學組投入液流電池及儲能技術研發,該組副研究員許寧逸分享,液流電池相比鋰電池,只要空間夠大,就能任意擴充儲電量能,且更安全、長期保存,如美國、中國等軍事單位都漸使用,只需在地底興建大型儲液槽,目前已打造出國產模組,並自製釩電解液、薄型雙極板、多孔膜等。
核研所核能儀器組電力系統分組則開發微電網電力控制技術等,副研究員姜政綸指出,再生能源發電的問題是供能不穩與電力耗損,智慧電網可協助調節,已與台電合作在雲林縣鄉鎮運行,也在澎湖東吉嶼建立太陽能、儲能與柴油機的微電網,測試零燃油發電;在新北市烏來區福山國小也架設防災型微電網,降輸送耗損、延長孤島運轉天數等。
核研所化學組工程師暨計畫主持人陳文華與團隊則執行生質精煉技術,她表示,所內建有國內唯一纖維酒精/生物煉製測試平台,面積達3千平方公尺,並擁領先高通量菌株快篩技術,進而衍生將木質纖維原料解聚,進一步結合養豬廢水,發酵產沼氣並投入發電,成果已可使沼氣增加3.1到3.5倍。此外亦可將解聚後之纖維原料轉化成可發酵利用的單糖,產出生物可降解性的生質化學品。
核研所統計,從105年到111年,在綠色能源科技研發已有簽約38件技術轉移案,如固態氧化物燃料電池(SOFC)電池堆、25kW風力發電原型機設計等,技轉金合計高達1億2854萬多元;原能會主委謝曉星認為,原子能就是萬物組成的基礎,核研所不會被「核能」二字綁住,目前該所約3分之1的科研量能早已投入在綠能領域,一同努力未來2050淨零轉型。
核研所研發智慧電網,並與台電合作實際運用,當斷電時可即時找出原因,限縮停電範圍;廠區內也實際上架智慧電網,能依需求切換綠能或台電電力供應。(記者吳柏軒攝)
相關鏈結:
核研所1/3鑽研綠能 7年技轉38件合計1.28億元
_
自由時報
關閉
地址: 325207 桃園市龍潭區佳安里文化路1000號
電話:
(03)471-1400
傳真:
(03)471-1064
網站導覽
|
院長信箱
|
交通資訊
|
資訊安全及隱私權政策
|
Web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