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關鍵字
YouTube
Facebook
Instagram
English
網站導覽
跳到主要內容
:::
關鍵字
:::
訊息公告
智財及外界合作公告
動態報導
輿情回應
菁英召募
研討會/展覽
專利技術
標售文件
採購資訊
一般公告
:::
首頁
>
訊息公告
>
輿情回應
2018年6月4日蘋果網路新聞報導:「邊境防堵破功?日本進口食品抽查驚見輻射茶葉」及「日本核食防堵失靈 環團批檢驗過程粗糙所致」,本所回應說明
更新時間:2018-08-31 09:16
有關6月4日蘋果網路新聞報導:「邊境防堵破功?日本進口食品抽查驚見輻射茶葉」及「日本核食防堵失靈環團批檢驗過程粗糙所致」,本所回應說明如下:
本所與輻射偵測中心的放射性檢測實驗室,均通過全國認證基金會(TAF) ISO/IEC 17025國際品質規範的環境及食品放射性檢測雙重認證,且本所定期參加由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和亞太計量組織(APMP)所主辦的能力比對,不論在檢測結果的準確度及精密度,以及人員的專業能力,均獲得國際肯定,沒有檢測精密度不準的問題。
執行環境樣品放射性檢測的目的,係為嚴密監測國內核能設施的放射性排放是否符合法規規定,需能檢測出微量數據變化,以農漁產品為例,其銫-134及銫-137之最小可測活度(MDA)要求均為0.3 Bq/kg。而為因應福島事故發生後,自日本進口食品的放射性檢測,我國的食品中原子塵或放射能污染容許量標準規定,銫-134與銫-137的總和不得超過100 Bq/kg,食品中放射性核種之檢驗方法則分為二階段,第一、二階段的銫-137最小可測活度(MDA),分別為10 Bq/kg和1 Bq/kg,以兼顧符合安全把關及檢測效能之需求。
有關媒體報導綠色消費者基金會抽驗13件市面上販售的日本進口食品,其中2件日本靜岡茶葉測出微量銫-137。據悉本會輻射偵測中心係接受該基金會委託,依委託者要求採用環測樣品檢測方法執行,而本所接受衛福部食藥署委託進行日本進口食品檢測,係依前述食品中放射性核種之檢驗方法執行,二者的檢測方法,計測條件均不相同,輻射偵測中心測出茶葉中極低含量的銫-137(1.09 Bq/kg和2.03 Bq/kg),其結果皆符合我國法規相關規定,且測得鉀-40和釷系及鈾系等天然放射性核種,係屬正常。
本所各類型輻射設施,均依相關管制法規進行運轉及排放,並依法實施環境輻射監測,歷年來的環境輻射監測結果均顯示,本所所區內一般地區環境輻射與自然背景相當,且實驗室量測設備均配備適當厚度的鉛屏蔽,可有效降低環境背景輻射的干擾,因此,並沒有如報導所稱因環境輻射過高而影響食品檢測的問題。
本會輻射偵測中心接受該基金會委託以較嚴格的環測方法進行檢測,所測得的數據仍遠低於我國食品中放射性核種含量標準,此與本所依照我國食品標準方法所進行的檢測不同,並非檢驗過程粗糙所致,特此澄清。
關閉
地址: 325207 桃園市龍潭區佳安里文化路1000號
電話:
(03)471-1400
傳真:
(03)471-1064
網站導覽
|
院長信箱
|
交通資訊
|
資訊安全及隱私權政策
|
Web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