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我國飛航劑量監測及統計試辦計畫
宇宙射線存在於自然生活環境中,在高空環境工作之空勤人員,受宇宙射線影響程度較地面高,因此國際間對宇宙射線對空勤人員之輻射曝露日益重視。國際放射防護委員會(ICRP)建議全面考量社會及經濟因素,對空勤人員執行宇宙射線劑量評估及劑量管理,並訂定每年5至10毫西弗之人員劑量參考水平為管理基準。

台灣地處於中低緯度,空勤人員接受宇宙射線影響程度相對較低,核安會自111年起陸續辦理空勤人員相關座談會或教育宣導活動,並於113年12月推動空勤人員宇宙射線劑量監測及統計試辦計畫,蒐集我國空勤人員飛行勤務輻射劑量監測統計數據,以掌握空勤人員輻射劑量趨勢。

 
▶空勤人員宇宙射線劑量監測及統計試辦計畫問答集:
Q1. 國際間對於空勤人員之管理方式為何?
A1. 宇宙射線劑量取決於飛行時間及航線,飛行時間較長、緯度較高的航線,空勤人員接受的輻射劑量較高。航空公司可透過適度調整空勤人員飛行勤務之航線或航班安排等作法,例如:歐美線調整亞洲線、高緯度航線調整低緯度航線或調整高劑量航線之飛行頻次等方式,合理抑低空勤人員劑量。
 
Q2. 宇宙射線曝露是否有半化期?會不會在體內殘留?
A2 宇宙射線與放射性物質不同,沒有半化期,其對人體的曝露係由體外照射身體所產生的,屬於體外曝露,並不會使身體殘留輻射,或產生輻射污染問題。
 
Q3. 飛航劑量評估軟體是否有驗證?
A3. 試辦計畫規劃使用國原院發展的飛航劑量評估程式,以簡化劑量評估流程,讓航空公司易於操作使用。該飛航劑量評估程式係以國立清華大學開發之飛航劑量評估程式(NTHU Flight Dose Calculator,FDC)之計算結果為基礎所建構。FDC已通過ICRU-84號報告之量測數據及歐盟EURADOS報告之程式間比對驗證,計算結果可靠。透過FDC及航空業者提供之航線清單,搭配兩目標機場間最短距離之大圓航線假設,以及從大數據推導出的近似飛航高度及速度等條件,並考量11年太陽週期效應之影響,可預先評估清單內所有航線之飛航劑量並建構成資料庫,供後續劑量評估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