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研究所
更新時間:2025-03-17 16:36
材料研究所的職掌包括核子燃料與材料的運轉評估、用過核燃料及其貯存容器的材料特性研究、環境保育材料的技術發展、輻射對材料影響的研究、非破壞性檢測技術的開發,以及前瞻能源材料的研製。研究所設有核燃料、核材料及高溫材料三個研發分組,專注於1.核燃料的性能評估、用過核燃料的貯存行為分析及2. 核能材料老劣化評估與非破壞性檢測技術, 3. 固態氧化物燃料電池研究。聚焦於核能安全及新能源技術的發展,特別是固態燃料電池和氫能技術,以支持台灣2050淨零碳排的願景。此外,本所致力於氫能與燃料電池技術的全方位研發,已獲得170餘項專利,力求成為國際原子能及前瞻能源材料的研究重鎮。
技術授權項目:




業務申辦窗口:
技術諮詢窗口:
技術授權項目:
項目 | 領域 | 類別 | 研究所 | 研發成果名稱 | 使用專利 | 文件連結 |
1 | 核安與核後端 | 核能安全 | 材料研究所 | 機械式氬銲回火銲接技術 | 技術檔案 | |
2 | 新能源與跨領域系統整合 | 太陽電池 | 材料研究所 | 高分子太陽電池材料開發 | 技術檔案 | |
3 | 新能源與跨領域系統整合 | 太陽電池 | 材料研究所 | 有機太陽能電池應用於調節電子裝置之技術 | 技術檔案 | |
4 | 新能源與跨領域系統整合 | 太陽電池 | 材料研究所 | 有機太陽能電池製作技術 | 技術檔案 | |
5 | 新能源與跨領域系統整合 | 太陽電池 | 材料研究所 | 提升有機太陽能電池熱穩定性技術 | 技術檔案 | |
6 | 新能源與跨領域系統整合 | 太陽電池 | 材料研究所 | 非真空溶液量產有機太陽電池製程技術 | 技術檔案 | |
7 | 新能源與跨領域系統整合 | 太陽電池 | 材料研究所 | 提升量產型有機太陽電池效率技術 | 技術檔案 | |
8 | 新能源與跨領域系統整合 | 太陽電池 | 材料研究所 | 連續捲軸式量產有機太陽電池製程技術 | 查看 | 技術檔案 |
9 | 新能源與跨領域系統整合 | 太陽電池 | 材料研究所 | 全溶液量產有機太陽電池製程技術 | 技術檔案 | |
10 | 新能源與跨領域系統整合 | 太陽電池 | 材料研究所 | 非真空溶液量產有機太陽電池模組技術 | 查看 | 技術檔案 |
11 | 新能源與跨領域系統整合 | 太陽電池 | 材料研究所 | 提升有機太陽電池量產製程穩定性技術 | 查看 | 技術檔案 |
12 | 新能源與跨領域系統整合 | 太陽電池 | 材料研究所 | 高熱穩定性之有機太陽能電池製備方法 | 技術檔案 | |
13 | 新能源與跨領域系統整合 | 燃料電池 | 材料研究所 | 高整合固態氧化物燃料電池膜電極組合元件之創新複合增效製作程序與配方 | 查看 | 技術檔案 |
14 | 新能源與跨領域系統整合 | 燃料電池 | 材料研究所 | 陽極處理程序以提升固態氧化物燃料電池之膜電極組輸出電功率密度 | 查看 | 技術檔案 |
15 | 新能源與跨領域系統整合 | 燃料電池 | 材料研究所 | 一種奈米級電解質懸浮體之漿液配方與製程 | 查看 | 技術檔案 |
16 | 新能源與跨領域系統整合 | 燃料電池 | 材料研究所 | 一種粉體收集化學反應器應用於胺碁乙酸-硝酸鹽燃燒法製備奈米或次微米級的精密陶瓷粉體程序 | 查看 | 技術檔案 |
17 | 新能源與跨領域系統整合 | 燃料電池 | 材料研究所 | 高溫燃料電池封裝 | 查看 | 技術檔案 |
18 | 新能源與跨領域系統整合 | 燃料電池 | 材料研究所 | 玻璃封裝材料組成及封裝方法 | 查看 | 技術檔案 |
19 | 新能源與跨領域系統整合 | 燃料電池 | 材料研究所 | 固態氧化物燃料電池熱工元件整合裝置 | 查看 | 技術檔案 |
20 | 新能源與跨領域系統整合 | 燃料電池 | 材料研究所 | 固態氧化物燃料電池發電系統技術 | 查看 | 技術檔案 |
21 | 新能源與跨領域系統整合 | 燃料電池 | 材料研究所 | 固態氧化物燃料電池(SOFC)電池堆組裝技術 | 查看 | 技術檔案 |
22 | 新能源與跨領域系統整合 | 燃料電池 | 材料研究所 | 金屬之面積比電阻量測方法 | 查看 | 技術檔案 |
23 | 新能源與跨領域系統整合 | 燃料電池 | 材料研究所 | 燃料重組觸媒及其製備方法 | 技術檔案 | |
24 | 新能源與跨領域系統整合 | 環保技術及其他 | 材料研究所 | 鉛—碳接面製作技術 | 查看 | 技術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