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跳到主要內容

綠電達標的關鍵-安全穩定的儲能

更新時間:2018-10-12 13:36
 
【技術簡介】
政府再生能源政策及電業法等將推動能源轉型,未來電力結構將由集中型電力系統逐步轉變成分散型電力系統。轉型過程中的電力整合系統必須要有儲能系統進行電量削減、協調、電網支持與控制。儲能系統兼具負載及發電端兩種功能,能提供區域能量平衡及短期再生能源穩定,為未來能源轉型不能或缺角色。

綠電達標的關鍵-安全穩定的儲能
【計畫規劃/技術應用】
建立國內自主液流電池儲能系統關鍵技術能力,整合具有技術能量之材料或組件廠商,形成供應鏈進而發展成新興綠能產業;高安全性長效型>5kW規模國產自製液流電池系統單元模組示範運轉,開發Behind the Meter(BTM)電表後小型或機櫃型液流儲能示範系統運轉監控與模擬技術,提供百kW至MW等級模組化系統設計藍圖,擴展結合再生能源與具備電力調度應用,奠立綠能產業利基。
以具備電力調度之液流電池系統作為主要技術研發主軸,透過模組化儲能系統與監控及電池組設計等核心技術,提供穩定性系統及效能,建立國內自主關鍵技術能力,整合具有技術能量之材料或組件廠商,形成供應鏈進而發展成新興綠能產業。提升國內自製材料、組件納入產業鏈比例及提高產值,透過計畫測試平台進行驗證測試,共同合作發展降低成本模式,創造雙贏契機。應用計畫研發之關鍵材料、電池模組、流場元件設計及監控等技術,結合國內廠商(材料與製造)加工製造技術,以再生能源應用及複合儲能系統應用情境,展示及實證國產釩液流電池系統效能及應用模式。

再生能源應用及複合儲能系統應用情境01
再生能源應用及複合儲能系統應用情境02

【未來佈局】
全球正處在能源轉型的關鍵時代,綠色低碳能源發展將扮演著引領第三次工業革命的關鍵角色,綠色能源發展將是驅動經濟發展的新引擎。從國外經驗及問題發展未來再生能源容量增加勢必加大儲能的需求,裝置時間影響亦將提前,透過儲能系統的設置來緩衝發電~輸配電~用電的動態性差異問題,除減少再生能源併網造成的衝擊,增加電網運行的穩定度,亦可作為電網尖峰負載調節,維持電力供給平衡,可兼具增進再生能源併網占比、兼顧電網運轉穩定及安全性等多方面的應用及效益。國內未來將從舊式的「中央集中,大規模發電」,轉型進化為「地域分散型、小規模發電」,於能源轉型過渡期中協助國內產業建立儲能系統製造整合、運維控制、設計規劃、回收再生循環利用等自主技術,短程效益可降低國內購置國外大型儲能系統所需經費並縮短運維控制技術學習時程,中程效益可技轉國內廠商協助國內儲能產業發展創造就業機會,長程效益可協助建立國產自有品牌拓展全球儲能市場。

【連絡資訊】
姓名:許寧逸
電話:03-4711400分機5501
E-mail:nyhsu@nari.org.tw
 
 
國家原子能科技研究院LOGO
地址: 325207 桃園市龍潭區佳安里文化路1000號
電話: (03)471-1400 傳真: (03)471-1064
網站導覽   |    院長信箱   |    交通資訊   |    資訊安全及隱私權政策   |    WebMail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