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跳到主要內容

可納百川-國內首座可併接不同類型發電之微電網系統

更新時間:2022-10-07 08:23
 
【技術簡介】
我國政府目前正大力推動再生能源計畫,由於再生能源發電不穩,大量的再生能源併接在區域電網時,會造成電力不穩跟調度不易的問題,因此國原院開始發展微電網技術,於99年完成國內首座「百瓩級微電網試驗場」的建置,發電設備包含100 kW太陽能、150 kW & 25 kW風能各1座、65 kW微渦輪機3座、200 kW柴油發電機1座、250 kVA & 240 kWh儲能系統、以及電動車充電樁1座;並於103年實際併接於台電龍潭OQ38高壓饋線,可接受20公里外台電桃園區處調度指令,進行微電網需量卸載、解聯及併聯。在與台電解聯孤島運轉下,透過微電網能源管理系統的最佳排程與連續運轉控制技術,可跨夜長時間孤島運轉,增加負載用電的可靠度;於104年完成實際館舍100小時連續孤島運轉測試,其中,再生能源發電量平均占比達54%,最高瞬間占比達135%,系統仍能穩定運轉;在與台電併聯發電調度下,於106年完成穩定輸出100 kW並維持4小時的電力輔助服務功能實測,奠定未來高占比再生能源區域電網技術開發的基礎。於107年完成區域電網特殊保護技術開發,驗證本技術可於99ms內完成微電網外部故障偵測與隔離,並使微電網轉為孤島運轉與低頻卸載,測試期間國原院048館用電(含電腦)不受影響。110年將微電網裝置容量擴充至MW級,進行微電網之輔助服務調度及控制策略開發,整合各種分散式電源與需量調控,以抑低國原院高壓端負載用電量。
百kW級微電網系統
 
微電網系統
微電網能源管理系統
微電網能源管理系統
微電網最佳排程與即時調度系統畫面
微電網最佳排程與即時調度系統畫面
 
【計畫規劃/技術應用】
運用微電網技術移轉國內廠家,協助澎湖縣政府,建置離島東吉嶼微電網系統,使太陽能系統順利併接運轉,經實際量測,106年3月27日再生能源發電之最高瞬間占比達92.8%,系統仍能穩定運轉,技術已達國際水準。研發團隊以「澎湖東吉嶼微電網供電系統」參加2017年亞太經合會議(APEC)能源智慧社區倡議(ESCI)智慧電網最佳案例競賽,榮獲銀質獎(21國197案例)。另協助屏東縣政府於林邊光采溼地建置防災型微電網示範園區,研發團隊榮獲2015年亞太經合會議(APEC)能源智慧社區倡議(ESCI)智慧電網最佳案例競賽之銀質獎。以及協助台電於新北市烏來區福山國小建置防災型微電網,屬國內首座偏鄉防災型微電網。研發成果以「用於微電網之電壓控制系統及方法」專利技術,獲得2021 TIE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鉑金獎殊榮。
東吉嶼微電網系統
東吉嶼微電網系統
【未來佈局】
參考未來國際微電網發展趨勢,如美國能源部(DOE)規劃「打造分散式綠能發電、儲能、智慧系統整合的實際示範驗證場域」,原子能科技研究院將應用微電網技術及整合本土產業技術,自110年起執行「綠能發配電智慧管理與效能提升技術發展」計畫,開發微電網與配電網之即時調度共模技術、及多電源功率調節系統之協調控制技術,以提升協助配電系統之微電網與再生能源的即時調度能力。

【連絡資訊】
姓名:鄭金展
電話:03-4711400分機6378
E-mail:peter704137@nari.org.tw

 
 
國家原子能科技研究院LOGO
地址: 325207 桃園市龍潭區佳安里文化路1000號
電話: (03)471-1400 傳真: (03)471-1064
網站導覽   |    院長信箱   |    交通資訊   |    資訊安全及隱私權政策   |    WebMail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