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質能的 “新藍海”-海洋可分解塑膠生產技術


更新時間:2024-03-22  15:16

 
【技術簡介】
隨著氣候變遷以及石化資源日漸耗盡,為了降低石化資源的依賴,全世界陸續提出限塑的政策並增加生質塑膠的需求,以提高生物可分解產品的經濟性。在眾多生質塑膠材料中,聚羥基鏈烷酸酯類 (Polyhydroxyalkanoates, PHAs)因其種類可達150種以上,材料性質與傳統石化塑膠類似,可成為石化塑膠持續替代品,而其生物相容性及生物可分解的特性,是現階段少數被公認為海洋可分解的生質塑膠。在海洋塑膠污染問題越見嚴重的趨勢下,PHAs已被視為是下一世代生質塑膠市場成長的重點。目前生物合成 PHAs 的方法主要以微生物發酵法為主,但發酵過程需要優勢菌種培養、碳源、滅菌和萃取純化等程序,導致其生產成本過高,進而限制其應用發展。有鑒於此,為提高 PHAs 產量及降低發酵成本,國原院運用高通量篩選技術進行PHAs優勢菌種的開發,整合發酵設計及控制策略,據此建立PHAs之發酵技術研究,進而使本院開發之PHAs生產技術具市場競爭力。

圖1、微型試驗廠及噸級發酵測試廠之設備能量
 
【計畫規劃/技術應用】
國原院建置完備的菌株資源、高通量篩選平台、微型試驗廠及噸級發酵測試廠,配合菌株培養時間、碳氮比例、溫度、pH及溶氧量等參數,視菌株生長條件利用批次發酵或饋料批次發酵等發酵策略,已完成噸級發酵試量產測試。現階段技術開發重點包含使用低成本多元料源、提升菌株產製效率、採用全無機鹽配方及發酵策略,來達到降低成本的目標,藉以增加廠商投資意願。以饋料批次進行發酵,將實驗室的發酵條件規模放大到噸級,其PHAs蓄積量可佔菌體乾重可達70%以上。建立之PHAs發酵規模放大能力與經驗,據此可作為其他PHAs菌株放大生產研究之基礎,並完善我國工業生技海洋可分解塑膠PHAs生產製程開發平台。

【未來佈局】
配合淨零科技發展,降低化石資源依賴及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國原院研發技術方向著重於PHAs生質材料製程技術及其高值化應用,未來將持續精進提升PHAs生產菌株之效能和發展無毒性的PHAs萃取及純化製程,針對不同PHAs種類特性,開創多元商品,以期開創有利於環境永續之PHAs綠色材料的藍海市場。藉由整合專利智財權佈局,建立產業推廣規劃,並推動PHAs可分解塑膠試量產技術之驗證、產品示範應用及產業化應用之效益評估。據此不僅提升國內自主生產PHAs 技術之競爭力,有助於健全國內生質材料產業鏈,亦可促進國內生質塑膠中下游產業的升級,同時開拓國內新興生質產業,提升出口導向產業或國際供應鏈產業之減碳效益、營運韌性及國際競爭力,有助於產業達成轉型並落實減碳目標。

圖2、國原院PHAs核心技術與重點應用項目

【連絡資訊】
姓名:歐宗茂
電話:03-4711400分機5061
E-mail:ouchungmao@nari.org.tw